參考文章1
消防報警系統常見問題的排查及解答
建筑給排水暖通電氣安裝施工技術

一、調試常見問題

1、控制器開機無顯示
1)檢查交流電220V是否有或電源開關有沒有打開。
2)開關電源故障。
3)控制器液晶模塊故障。
2、控制器顯示備電故障
1)檢查蓄電池電壓,蓄電池電壓應為21伏以上,如電池損壞則需要更換。
2)檢查備用電源開關是否打開。
3)控制器CPU板故障。
3、控制器顯示主電故障
1)檢查交流電220V是否有或電源開關有沒有打開。
2)開關電源故障。
3)控制器CPU板故障。
4、控制器顯示未編故障
1)可能部件未編程,需要將程序編上。若還報,則檢查部件地址是否正確。
2)若編上程序后還報,則檢查部件地址,看是否正確。
3)以上都正確的情況下,則說明部件故障,需將故障部件發回廠家維修。
5、因輸入模塊、輸入輸出模塊受干擾,造成系統工作不正常
當輸入模塊、輸入輸出模塊反饋端的反饋信號線來自強電柜時,可能會帶來強電干擾信號,造成該模塊、某回路,乃至整個系統工作不穩定,可通過繼電器無源觸點接入模塊輸入端來解決。
6、常見線路問題
1)總線接地、總線對地絕緣阻值太低,造成系統不穩定(導線穿管時損傷、長期浸泡在水中、接頭或端子與預埋盒接觸、總線接口板損壞等);
2)總線與其它線路間絕緣電阻較低、不同回路總線間絕緣電阻低;
3)24V電源接反(造成模塊報24V斷線故障);
4)24V與總線接混淆(24V錯接到總線端子,總線錯接到24V端子);
5)室外線路未采取防雷、避雷措施,經常因雷擊造成系統損壞。
解決方法:
在線路敷設完成后,應測試線路對地電阻,應該大于20MΩ。(包括總線、24V電源、電話線、廣播線、層顯485總線等)。
測試總線、24V電源、電話線的線間電阻,不應該小于100KΩ;廣播線的線間電阻一般應大于10Ω。
檢查總線與24V、電話線、廣播線的之間的電阻,不應出現短路現象。
室外布線應穿鋼管附設,并采取防雷、防水措施。
7、常見干擾問題
1)DC24V電源受380V動力電的干擾,造成系統工作不穩定甚至輸入輸出模塊誤動作。此類設備控制箱的動作反饋線應使用護套絞合屏蔽線,屏蔽層接大地,否則對24V電源地有交流感應信號。(也可通過另加繼電器隔離解決)
注意:配電柜反饋信號線不能與380V動力線敷設在一起,輸入輸出模塊不能置于控制箱內。
2)廣播線與總線在同一個管內,造成回路報故障。(曾出現過類似現象,廣播線屬強電線路,不能與總線、24V線穿在同一個管道內,必須單獨穿管。)
3)保護變壓器的感溫電纜引入的交流干擾造成輸入模塊報故障。(可通過繼電器轉換、隔離來解決。)
4)交流電源采用UPS供電,而UPS輸出電壓有雜波,通過電源給系統帶來干擾,出現故障、誤動作等現象。(曾出現過類似現象,最后通過更換交流供電電源解決)

二、故障排除

1、重碼現象
工程中如果有時不時的故障存在,有一種可能就是重碼。
處理方法:通過系統登陸的方式查詢,找到重碼部件,然后將重碼部件地址重新設定,即可將問題解決。
2、控制器顯示編程類型錯誤
1)設備有重碼
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型號的設備重碼??赏ㄟ^系統登陸功能查詢回路里有無重碼。再根據問題1的方法進行排除重碼現象。
2)程序跟圖紙上和編碼表上不一致,程序錯誤,對照圖紙確定型號并更改程序。
3)設備裝錯
主機上的程序跟圖紙對應但現場設備裝錯,可通過系統登陸查詢類型錯誤的地址設備,并記錄型號,再到現場確認,如果錯誤則根據圖紙將現場設備更換,此時主機上類型故障會自動消失。
3、輸入模塊或輸入輸出模塊報信號線斷線故障
1)反饋端子沒有接電阻;
2)模塊本身故障;
3)反饋線上串有電壓;
4)反饋線對地短路(在水流指示器和信號閥上常出現反饋線對水管短路造成模塊信號線斷路故障)。
4、控制器打印機不打印
1)在控制器設置中打印功能被關閉;
2)打印紙熱敏面裝反;
3)打印紙類型選購錯誤。
5、測試聯動時受控設備不動作
1)編程時邏輯關系不正確;
2)控制器聯動設置中被關閉;
3)線路原因,造成24V電源壓降較大;
4)受控設備自身結構、控制電路存在問題。
6、常見線路問題
1)總線接地、總線對地絕緣太低,造成系統不穩定(導線穿管時損傷、長期浸泡在水中、接頭或端子與預埋盒接觸、總線接口板損壞等);
2)總線與其他線路間絕緣電阻較低、不同回路總線間絕緣電阻低;
3)24V線與總線接混淆;
4)室外線路未采取防雷、避雷措施,經常因雷擊造成系統損壞。
解決方法:
在線路布設完成后應測試線路對地阻值,應該大于20MΩ。(包括總線、24V電源線、電話線、廣播線、層顯485總線等)
測試總線、24V電源、電話線的線間阻值,不應該小于100KΩ;廣播線的線間電阻一般應大于10Ω。
檢查總線與24V電源、電話線、廣播線之間的阻值,不應出現短路現象。
室外布線應穿管敷設,并采取防雷防水措施。
7、報警設備部件巡檢不閃燈
設備在編程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巡檢時閃燈或不閃燈,不能根據設備是否閃燈判斷設備好壞。
8、哪些位置規定設置火災顯示盤
GB50116-2013火規:6.4.1每個報警區域宜設置一臺區域顯示器(火災顯示盤);賓館、飯店等場所應在每個報警區域設置一臺區域顯示器。當一個報警區域包括多個樓層時,宜在每個樓層設置一臺僅顯示本樓層的區域顯示器。
9、地下車庫能否使用感煙探測器
GB50116-2013火規:
5.2.2下列場所宜選擇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
1)飯店、旅館、教學樓、辦公樓的廳堂、臥室、辦公室、商場、列車載客車廂等;
2)計算機房、通信機房、電影或電視放映室等;
3)樓梯、走道、電梯機房、車庫等;
4)書庫、檔案庫等。
10、消火栓按鈕是否應該直接啟動消火栓泵
按照GB50116-2013規定,除以下情況消火栓按鈕不應直接啟泵。
當建筑物內無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時,消火栓按鈕用導線直接引至消防泵控制箱(柜),啟動消防泵。
11、防火門監控器為何無3C認證
防火門監控器不屬于火災報警產品實施規則CNCA-C18-01:2014規定的強制性認證產品范圍,只需要型式檢驗報告。
12、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探測器設置的位置
GB50116-2013火規:
9.2.1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應以設置在低壓配電系統首端為基本原則,宜設置在第一級配電柜(箱)的出線端。在供電線路泄漏電流大于500mA時,宜在其下一級配電柜(箱)設置。
9.2.2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探測監控器不宜設置在IT系統的配電線路和消防配電線路中。
參考文章2
屋面施工的23種做法施工員
1.保溫隔熱工程-管根固定
穿過屋面和墻面的管根部位,應用內摻3%膨脹劑的細石混凝土填塞密實,將管根固定。
2.保溫隔熱工程-屋面排氣道
排氣道通常設置間距小于6m,排氣道所圍面積小于36㎡。排氣道從保溫層開始斷開至防水層止。排氣道應無砂漿、水泥、砂等粉料摻入,確保氣體暢通排至排氣管。
3.保溫隔熱工程-排氣口
排氣出口應埋設排氣管,排氣管應設置在結構層上;穿過保溫層的管壁應打排氣孔,屋面排氣孔應做到做法一致、排列整齊、外形美觀,應設置在縱橫分隔縫的相交點處。
4.保溫隔熱工程-排氣口補救方法
當原預留的排氣管受到污染或破壞時,可采用管外套管的方式進行補救。套管應套在內管卷起防水卷材的外側,并向下埋入屋面面層內。點這免費下載施工技術資料
5.找坡找平層工程-留設分格縫
找平層要留分格縫,分格縫的寬度一般為20mm;水泥砂漿或稀釋混凝土找平層縱橫分格縫的最大間距不超過6m。分格縫內應填嵌瀝青砂等彈性密封材料;基層應坡度正確、平整光潔,平整度偏差不大于5mm,無空鼓裂縫;防水找平層、防水保護層、面層的分格縫位置上下相對應,面層分格縫預留位置應滿足驗收規范規定。
6.防水層-基層處理
基層表面保持干燥,并要平整、牢固、陰陽角轉角處做成圓弧。干燥程度的簡易檢測方法,將1㎡卷材平坦地平鋪在找平層上,靜置3~4h后掀開檢查,找平層與卷材上未見水印即可涂刷基層處理劑,鋪貼。
7.防水層-卷材屋面鋪貼方向、位置
鋪貼從流水坡度的下坡開始,先遠后近的順序進行,使卷材長度與流水坡度垂直,搭接順流水方向;上下層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第二層鋪貼的卷材必須與第一層錯開1/2寬度。
8.防水層-屋面卷材搭接
當采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時,滿粘法搭接80mm,空鋪法、點粘法、條粘法搭接100mm。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采用焊接法時搭接50mm。
9.防水層-非上人屋面防水卷材保護層
涂刷著色劑首先將防水層表面清擦干凈,并要保證表面干燥,著色劑色調應柔和,顏色不能過重。卷材保護也可以直接用附有鋁箔或石英顆粒的卷材直接作面層卷材,直接作為防水保護層。
10.防水層-地磚鋪貼
此種做法適用卷材防水上人屋面。在防水層表面鋪攤水泥砂漿進行地磚鋪貼,鋪貼過程中注意屋面的排水坡向及坡度,雨水口處不得積水;創優工程要做到屋面流水坡向正確、無積水;飾面磚排磚整齊合理、無空鼓,磚縫順直、寬窄一致;排水口、突出物等周邊排磚整齊、美觀。
11.瓦屋面-瓦屋面防水
所有陰陽角、預埋筋穿出處應事先做好圓??;圓弧處粘貼附加層,涂刷嚴密。涂刷前,基層應干燥、平整。涂刷厚度符合設計要求。成膜前不得污染、踩踏或淋水。
12.瓦屋面-坡屋面保溫層
保溫層設于防水層之上,上部為35mm(設計確定)厚C15細石混凝土找平層(配?6@500mmX600mm鋼筋網與屋面預留的鋼筋固定)。
13.瓦屋面-掛瓦層
掛瓦采用方木,底層為順水條,上層為掛瓦條,順水條與掛瓦條形成整網與預埋在屋頂結構板上的?6鋼筋連接,掛瓦層方木均要進行防腐處理,還需用涂料將連接筋根部涂刷嚴密,以防腐防滲。
14.瓦屋面-平瓦屋面排瓦控制
為保證屋面達到三線標齊,應在屋檐第一排瓦和屋脊處最后一排瓦施工前進行預鋪瓦,大面積利用平瓦扣接的調整范圍來調節瓦片。大面積鋪掛的平瓦上下兩層之間的拼縫位置,要求錯開半塊瓦的寬度(上下兩層瓦的光面與麻面不允許在同一條線上);小范圍(局部)由于受到結構翻沿的影響,可以使用水泥砂漿抹灰后做假瓦施工。
15.瓦屋面-瓦片固定
第一塊瓦找準位置后,使用鋼釘在2個預留孔隙穿過后,將瓦片固定在掛瓦條上;接下來將第二塊瓦壓接在第一塊瓦面上,調整位置,確保搭接邊筋咬合完整,瓦片方正,之后將其同樣固定。
16.天溝、檐溝、檐口的防水構造-卷材防水層
溝內附加層在溝與屋面交接處易空鋪寬度不小于200mm。卷材防水層應由溝底翻上至溝外延頂部,卷材收頭應用水泥釘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嚴;屋面排水溝縱向流水坡度不應小于1%,水落口周邊半徑500mm范圍內坡度不應小于5%,檐溝表面平整美觀、線條順直,流水暢通、無積水現象。
17.天溝、檐溝、檐口的防水構造-女兒墻收口做法
屋面與女兒墻交接處,做水泥踢腳并涂刷防水性外墻涂料。踢腳與墻面及屋面面層之間留伸縮縫,并填塞嵌縫油膏等柔性防水嵌縫材料。
18.天溝、檐溝、檐口的防水構造-瓦屋面的檐口構造
平瓦、波形瓦的瓦頭挑出封檐板的長度宜為50~70mm,如果瓦的尺寸較大,可適當加大,但不大于100mm。
19.水落口及水落管-直式水落口的防水構造
屋面直式水落口周圍半徑500mm范圍內坡度不應小于5%,水落口面層排磚整齊、勾縫光滑平整、水落口處無積水現象、水箅子起落靈活,整體達到最佳觀感質量。水落口杯與基層接觸處應留寬20mm、深20mm凹槽,嵌密封材料。
20.水落口及水落管-水落管及排水口
屋面外露豎向水落管每節不少于一個管卡,且安裝牢固;水落管內徑應不小于75mm,距墻應不小于20mm,排水口距水簸箕宜為150~200mm;管卡應設在靠近水落管接頭處、彎頭處。
21.水落口及水落管-屋面水簸箕做法
水簸箕可以采用如圖的石材邊角料加工制作;也可以按照傳統做法采用砂漿制品。
22.出屋面水管及支架?
管道根部按照防水要求做法八字角和附加層,卷材卷起至少250mm,上端用卡箍固定。砂漿墩與管道之間填塞柔性防水嵌縫油膏。砂漿墩外側可根據設計要求的顏色和材質涂刷防水型外墻涂料。伸出屋面管道、支架根部的找平層應做成圓錐臺,管道根部500mm范圍內,找平層應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圓臺;管道與找平層間應留20mm×20mm的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管道根部四周增設防水附加層,寬度和高度均不小于300mm,該部位防水層收頭處用金屬箍(或鍍鋅鋼絲)擰緊,并用密封材料封嚴;保護墩應蓋住防水收頭,與屋面面層之間留置分格縫。
23.出屋面風管及支架
排風道、屋面檢查孔等處屋面平瓦與立面結構相交部位,除使用與屋面配套的柔性卷材泛水處理外,必須全部使用防水砂漿將瓦與結構(木條)之間的縫隙填滿灌實。
榮合網
建筑咨詢設計及相關人群的學習交友網站
欄目設置:優秀公眾號推薦閱讀|產業鏈優秀企業展示|房企官網地產公眾號|設計規范及政策查詢|設計師的跨界朋友圈?
受眾群體:幕墻門窗|裝飾裝修|亮化照明|風景園林|鋼結構|機電等專項工程的設計施工及產品供應領域的非陌生人群